亚洲最大容量海上升压站吊装成功
2017年5月15日,由集团所属华东院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的亚洲容量最大的滨海北区H2号风电项目海上升压站吊装成功。
国电投滨海北区H2号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400兆瓦,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场。该项目的海上升压站是亚洲首座400兆瓦海上升压站,首次采用了多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包括国内首个两台220千伏240兆伏安低压双分裂主变压器,国内输送距离最远的220千伏三芯(3×500)交联聚乙烯绝缘海缆以及成品舾装板防火保温绝缘材料,导管架水下灌浆连接技术等,具备了结构紧凑、适维性强、安全性高、造型精美、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为了圆满完成本项目勘测设计工作,项目团队多专业精诚合作、努力攻关,在吸收华东院多座海上升压站的设计经验基础上,借鉴了目前世界先进的海上升压站设计理念,并充分考虑了国内材料特性及施工装备,成功解决了十余项关键技术问题,高质量完成了设计任务。通过本项目的历练,华东院海上升压站设计技术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升。
海上升压站上部组块起吊
海上升压站吊装成功
【三峡】
三峡新能源与江苏省盐城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18日,江苏省盐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说明会暨第十届海盐文化节开幕。三峡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沙先华,三峡新能源党委书记王敦春一行应邀出席开幕式并与盐城市人民政府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沙先华作为央企代表在开幕式上发言,他表示,盐城是三峡集团海上风电业务的重点发展城市,在盐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峡集团在盐城总投资规模已超百亿元。三峡集团将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盐城实际,进一步强化与盐城市的战略合作,争取更多、更大的项目落户盐城,努力为盐城的加速崛起作出新的贡献。
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戴源表示,盐城市正在成为一座备受关注的沿海新兴工商业城市。盐城将进一步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营商环境,热忱期盼各企业单位更多地关注盐城、走进盐城、投资盐城。
期间,沙先华就三峡集团在盐城市进一步加大海上风电投资开发力度与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交流,王敦春代表三峡新能源与盐城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三峡集团与福建省联手打造世界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和国际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福建日报】海上风电看福建
编者按:中国三峡集团与风力资源非常丰富的福建,近年联手打造世界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和国际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布局海上风电全产业链。
5月15日上午,福清江阴半岛东南侧兴化湾风平浪静。三峡集团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9个施工平台上,大型打桩船、浮吊有序作业,中铁大桥局的建设者正24小时加紧施工。
在兴化湾北岸的福州江阴工业集中区,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千亩建设工地上,几十辆工程车来回穿梭,回填场地、处理基础。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三峡集团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优质海上风电资源。2015年6月,福建省政府与三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提出了立足福建、面向沿海、辐射全球、打造海上风电引领者的发展战略。
而今,一个高起点、大容量、全产业链的福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正跃然眼前。
海上风机的奥运赛场
记者乘船来到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Y2号施工平台上,工人们正准备将50米长的第四根主体钢管桩打入海底。
“这个机位将安装太原重工的5000千瓦风机,叶轮直径超过150米。”海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于2016年11月动建,目前9个机位已基本完成平台辅助桩的施工,主体钢管桩正在嵌岩施工。按计划,首批机组将于今年7月并网发电。
2015年9月,三峡集团与福建能源集团共同出资设立海峡发电公司,承担福清兴化湾、莆田平海湾、长乐外海、漳州六鳌等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
样机试验风场为福清兴化湾3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一期工程,投资总额约18亿元,是全球首个国际化大功率海上风电试验场,安装美国通用电气、西门子和金风科技等8家国内外名风机厂商的14台5000千瓦以上大容量风电机组。按计划,今年底将全部投产并完成样机测试和综合性能评价。
“样机试验风场如同全球海上风电机组的奥运会赛场,将通过同台竞技的方式,为规模开发福建海上风电遴选出质量可靠、性能最优、技术先进的海上风电机组,并引入产业园制造生产。”三峡集团福建公司执行董事孙强介绍,总投资40亿元的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由三峡集团与福州国投集团共同出资建设。将引进风机、叶片、钢结构制造和生产配套厂,达产后年产风电机组总容量150万千瓦以上,将成为国际化的百亿级风电产业园。“我们将努力把福建沿海打造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和国际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在海上风电的技术、人才、标准等方面引领世界。”
三大中心提升竞争力
去年12月29日,我省首制的最新一代海上风电一体化作业移动平台在厦船重工出坞。这台命名为“福船三峡号”的风电安装船,长108.5米,作业面积大于2500平方米,最大作业水深50米,起吊能力、甲板工作面积及载荷为迄今国内最大。
“福船三峡号正开展海上试验,5月底将运抵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开展首秀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中铁福船海洋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海上风电一体化作业移动平台运营管理,将有效提高海上风电工程施工效率,降低海上风电场建设成本。
与陆上风电相比,我国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不占用土地、靠近电力负荷中心、发电利用小时数高、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点。根据国家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
由于海上作业环境特殊,海上风电又面临着技术、质量、施工安装、抗台风、可靠性等方面的多重挑战。为此,三峡集团与福船集团、中铁大桥局共同组建了中铁福船海洋工程公司,主要从事海上风电工程施工、救援,海洋工程设备安装建造、维修、租赁等。
三峡集团还与福船投资、永福工程、一帆新能源等闽企合资成立福建新能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开展福建海域环境、施工技术和海上风电运维等方面研究。并争取将国家级海上风电检测中心落户江阴工业集中区,建设国家级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认证中心。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正配合三峡集团共同建设福建海上风电研发、检测、认证等三个中心,立足自主创新,带动设备制造、施工安装等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海上风电技术及成本的竞争力,打造海上风电开发新模式。
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
3月16日,经近一年的谈判,三峡集团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签订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场三台样机合同。双方还将加强技术交流,共同推动6兆瓦及以上大功率风机的研发制造。此前,GE已收购全球最大风电叶片制造商艾尔姆(LM)。
三峡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开发企业,也是最早进入我国风电市场的央企之一,近年来,成功收购德国梅尔海上风电项目80%股权,并与葡萄牙电力公司联合开发苏格兰116万千瓦和法国8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获得了海上风电领域的国际先进理念、技术以及经验。
潜力巨大的海上风电正成为清洁能源舞台上的新主角,而开发海上风电,福建条件得天独厚。受季风和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我省风力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乃至世界海上风电的精品所在地。
去年11月,三峡集团董事长卢纯、总经理王琳一行,再赴福州、漳州、厦门等地调研。在长乐、福清、莆田、漳浦等地,三峡集团与福能集团合作,互相控股、参股的海上风电项目已达400万千瓦以上。
三峡集团联手福建,目标是“从长江走向海洋,做海上风电的引领者;从福建走向世界,让中国装备全球”。三峡集团将搭建国际合作的平台,把全球先进产能引入福建,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打造中国海上风电升级版,实现我国海上风电主要装备国产化、大型化和福建造,并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输送中国的海上风电机组成套产品和海上风电场开发、运营、管理能力。
三航新能源中标国华东台四期(H2)300MW海上风电场试装工程及高桩承台风机基础工程
近日,三航新能源公司市场部再传喜讯。凭借着丰富的施工经验、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优良的服务品质,新能源公司中标国华东台四期(H2)300MW海上风电场试装工程及高桩承台风机基础工程。
该工程项目业主为国华东台风电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工期为2017年6月15日-2017年9月15日。工程项目地点位于江苏东台,主要实施工程包括2台高桩承台基础施工及试桩试验工程两部分。
项目中标对公司以后业务推广、拓宽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展示公司实力的同时,也彰显了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在转型发展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公司始终秉承“让客户满意”的宗旨,以严谨的工匠精神和国际一流水准保证项目的品质,为客户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大功率海上风机研制有望再提速
目前,成本高企和运维复杂等因素仍然掣肘着我国海上风电发展。
然而,随着众多海上风电项目的进一步推动和相关技术进步,上述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其中,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大型化已经被业内人士视为有效降低海上风电成本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纵观全球市场,海上风机容量大型化趋势已经愈发明显。目前全球已经有数家风企涉足8兆瓦海上风机研发领域。
维斯塔斯与三菱重工合资企业MHIVestas早在2014年就宣布世界第一台8兆瓦风机V164—8.0风电机组正式投入测试使用。据外媒透露,去年6月该公司与欧洲能源公司签约,计划在丹麦南部安装2台最新8兆瓦样机。与此同时,全球海上风电霸主西门子也在去年7月发布了最新的8兆瓦海上风机。可以看到,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无论是在提高海上风电场能效还是 经济性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印证。
具体到我国来说,在海上风电大型化发展上已经落后于欧洲。从中国风能协会今年早前发布的相关报告来看,截至2016年底,在我国所有吊装的海上风电机组中,单机容量为4兆瓦的机组最多,5兆瓦和6兆瓦及以上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仍有待提高。
事实上,为了进一步推动能源装备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就组织编制了 《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在该份实施方案中就明确将重点研制10兆瓦级海上大功率风电机组。今年以来,国内如湘电风能、金风科技和上海电气在内的一批优秀的风企也正在此领域精耕细作,以推动海上风电发展。另外,预计于今年7月并网发电的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试验场一期项目就选用了 通用电气、金风科技和上海电气等8家国内外主流风机厂商生产的单机容量为5兆瓦~6.7兆瓦的大功率风电机组,项目装机规模约77.4兆瓦,具有积极示范意义。
无独有偶,在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公开版)》(以下简称《规划》)中,加强大功率海上风电设备研制再次被提上日程。
根据《规划》,我国未来将要加强5兆瓦、6兆瓦及以上大功率海上风电设备研制,突破离岸变电站、海底电缆输电关键技术,延伸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等海上风电配套产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海上风电产业,鼓励在深远海建设离岸式海上风电场,调整风电并网政策,健全海上风电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和用海标准。可以预见,海上风机大型化趋势将进一步凸显。
全球海上风能飞速发展
根据REN21最新的年度报告,风能发电仅次于水力发电占到可再生资源发电量的16%。海上风电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凭借海风资源的稳定性和大发电功率的特点,海上风能近年来正在世界各地飞速发展。
根据2017年最近的统计数据,我国在建与已投产的风电累计发电功率已达到4.44GW,占到全球总量的17.95%,稳居世界第三位,同时,从我国的新增海上风电发电功率趋势来看,其增长势头强劲,与世界第二位丹麦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海上风电产业的运行,以海上风电投资企业为主导和驱动力,以海上风电设备制造业为硬件供应,以海上风电服务业为服务支撑,其运行主线为:风资源评估—风电场规划—风电场建设—并网发电—风电场运维。
在风电设备制造领域,除了风力机整机制造外,占据较大份额的是对于海上风电工程船的大量需求。其具体包括:起重船/平台、风机运输船、风电安装船/平台、风电运维船、铺缆船、供应船、调查船等一系列工程船。
深海发展推动,技术难度提升从全球已建和在建的海上风电场来看,开发呈现走向远海、迈入深海的趋势,由于我国沿海地带的风能资源与北海相比稍差,为减小海面粗糙度,提高风资源质量,开发深海的趋势已经刻不容缓。
随着风电场向深远海进军,相应的海上风机基础也迎来了由固定式向浮式过渡的时代。原有桩腿定位逐渐不能满足新的安装需求,浮式定位成为了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对于海上风电安装船的起重吨位、吊臂高度、甲板面积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随着海上风电运维量的逐渐增大,对于风电运维船的快速性、功能配套性、稳定性和基本生活条件等均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