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电动汽车比喻成人,那么电池就是血液,为车辆提供动力;电控系统就是大脑,指挥各个部件进行运转;驱动电机则是心脏,将电能转化为动能,驱动车辆运行。
驱动电机,作为电动汽车“三大电”之一,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我国驱动电机产业,随着汽车工业的成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推广而快速发展并取得了长足进步。
据了解,我国企业已自主开发出各类驱动电机系统产品,形成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批量生产能力,但在产品集成度、可靠性和核心零部件应用方面,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在电动化的浪潮下,我国驱动电机产业机遇和挑战并存。立足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驱动电机供应商未来在市场中不应只满足自给自足,还要充分参与国际竞争。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占据全球驱动电机产业高地等问题值得行业深思,并将之提上议事日程。
■国内市场自给自足
“目前,国内驱动电机产业发展较快,整体看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业内人士表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主企业驱动电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很高,达到95%以上,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二是我国驱动电机的整体性能,如功率密度、效率等能达到国际水平,个别指标的表现更好。
相关人士看来,国内驱动电机、尤其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及应用水平位于世界前列,而且市场也很大。“据了解,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装机量为59.5万台。其中,永磁同步电机是主流,装机量超过45万台,占比高达76%。国产整车配套的驱动电机大部分来自自主企业,而且由于我国稀土资源丰富,永磁同步电机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当前,涉足驱动电机市场的既有车企和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又包括专业的电机企业。
■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蓬勃发展,借助这股东风,驱动电机产业有望保持稳健增长。虽然电机技术的进步明显,但核心零部件有赖进口是一大短板。
业内人士指出,电机所需的耐电晕绝缘原材料、高转速轴承、高精度位置和温度等传感器、功率电子芯片等主要依赖进口。比如,控制器的功率电子开关IGBT芯片几乎百分之百需要进口。目前,驱动电机上的功率电子开关元件与控制芯片的自主能力不足10%。
让企业“望洋兴叹”的IGBT是电机驱动系统的核心组件,在每次加、减速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成本居高不下。在电机系统中,电机本体与控制器的成本基本各占一半,如果控制器中的功率电子元器件能够国产,成本可降低不少。
“我国驱动电机的应用市场较大,电机设计能力较高,但与国外知名公司相比,批量制造水平较低。”业内专家表示,“现在许多公司量产驱动电机还是以手工为主,装备制造能力有待提升。”这导致驱动电机的生产一致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很可能直接影响整车性能和用户体验。“国内电机产品的可靠性和生产一致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对于驱动电机系统而言,振动噪声以及电磁兼容方面的表现也是考察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
■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启动,驱动电机市场也随之增长。据预测,2020年全球驱动电机市场规模将达44亿美元,发展空间非常广阔。而高效化、集成化、轻量化、智能化是公认的驱动电机发展趋势。
“在补贴政策的激励下,近几年市场上涌现了很多驱动电机供应商,为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低速电动车供货。但目前这一百多家企业良莠不齐,差距较大。”业内人士坦言,虽然我国驱动电机行业领军企业达到了世界水平,但整体而言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企业较少,能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微乎其微。
我国电机企业一定要提升现有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企业要紧跟全球发展趋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目前,首先要加强自动化智造能力,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政府和行业应意识到中国在电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还有一些短板,要加大力度支持高水平驱动电机和电力电子控制器以及上游产业链的发展,鼓励方式可以从补贴逐步转换为减税,从而让优秀供应商脱颖而出,形成金字塔形的核心零部件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