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台日本国产车床
日本机床工业从1889年池贝建厂迄今122年间,在技术发展上共经历互相交叉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1889~1955年),主要生产手动普通机床。第二阶段(1956~1976年),主要是结合制造业,如汽车、轴承、电机等发展需求,生产各种大量的高效自动化机床、自动线。1974年全国以6700条自动线超过美国。第三阶段(1977~2011年),主要生产中小型自动化数控机床。由于柔性高、自动线大,和其广泛的应用,使得全世界数控机场需求量剧增。其产量于1978年超过美国(日本为7342台,美国为5688台)。早期生产的卧式镗铣床日本签署受降协议,但时任中国政府放弃了战争赔偿,从而与这批机床失之交臂。
今天和大家讲讲日本的机床行业——
日本,站在近代历史与政治的角度,与中国的关系不甚友好,尤其是二战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与现在拒不承认的恶劣态度,更是让我国人民难以对其有所好感。
然而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它又是如何在短短数十年间崛起于废墟之中,建立了一个世界顶级的工业大国呢?读史可以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让我们暂时放下对日本的不满,来看看日本机床的发展历史,是否对中国机床的发展有所裨益,师夷长技以制夷。
日本是继美国、德国之后在世界上第三个建立起机床工业、制造业、工业化强国的国家。1889年,日本池贝铁工厂建立,开始生产第一台机床,机床工业进入萌芽期。此时,政府突出大力扶植机床工业,在方针政策上鲜明地把机床工业作为制造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
在战略上,先后提出科技立国、贸易立国;在战术上,以机床工业为基础,发展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电力工业、造船工业、电子、核电工业等等。从1982年以后,日本机床工业实力长期雄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公认的机床工业、制造业、工业化强国。
由于日本数控机床产量在世界上领先,其机床产值在1982年以37.9亿美元超过西德(37.48亿美元)和美国(37.45亿美元)开始雄居世界第一。随后,日本数控机床产量迅速增长,机床产值持续上升,一直保持到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前一年2007年,其机场产值实力在26间一直高居世界首位。
在日本上述三大阶段中,机床工业随国内外形势变化而起伏,经历了很多曲折波动,从中可看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对加速机床工业发展有着极大的重要性。
01第一阶段
1889年池贝建厂开始生产机床后,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有大量军需产品急需机床生产供应,极大地刺激了日本机床工业、制造业、工业的发展。
紧接着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欧美忙于参战,日本乘机发展机床工业,订货繁忙,厂数激增,机床工业实力增强。1914~1917年间,日本的机床与零部件制造职工人数增加一倍(由2160人发展到4695人)。在技术上已能制造大型机床、自动车床、齿轮机床。
1934年5月,由池贝、新泻、大隈、唐津等大企业发起,成立了“日本机床工业联合会”,在技术上实现互助,并向政府提出一些要求和建议。1938年4月,日本政府发布了“机床制造事业法”,把机床工业纳入政策范围内,大力扶植。
在资金、税收上优惠,并给予必要的财政补助。机床企业数从1932年的397家发展到1938年的1978家,职工总数由4100人增至6.3万人。机床年产量从5000台增至6.73万台。由于机床工业、制造业实力膨胀,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1937~1945年)。在侵华战争期间,机床工业生产军工产品、职工人数猛增至12.6万人。
02第二阶段
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失败,全国机床拥有量75万台,半数作为赔偿物资,并限制其战后机床产量不得超过一万台。由于材料、物资短缺,1945~1950年间,每年仅生产几千台小机床。之后出现了几个转折点。
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在美国大力扶植下,日本接受美国军需订货,其机床工业乘机倍速发展,机床产量在1950年为4000台,1955年为1.8万台,1960年猛增至8万台,1970年达25.6万台,1982年机床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在此期间及后来,日本政府对机床工业进一步加强了领导、组织,将其作为机械工业发展中的重点。连续制定发布了“机振法”、“机电法”、“机信法”三大法令。对加速机床工业发展、提供机床技术水平、加强国际竞争实力,起到了重大的、决定性的作用。
日本政府与1958年明确规定,从此,以后每5年对全国机床拥有量调查一次,并进行分析,对机床役龄(0~4,5~9,10~19,20年以上)分档详细考察。从而使上下左右了解现有机床生产能力情况,与国外差距,从而了解市场发展需求、优化各类机床构成比,提高整个制造业、工业生产能力,意义重大。
加强“质量”控制,为第二阶段大批量生产自动化,第三阶段中、小批生产自动化数控机床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日本在1937年前,工业产品质量底下,“日本货”声誉扫地。有鉴于此,1940~1944年间,在学习德国工业标准(DIN)的基础上,制定了日本工业标准(JIS)。1940年开始,逐步采用德国施莱辛格博士制定的“机床检验书”。随着技术发展,不但检验机床静态精度,还检查运转精度。由于政府重视质量、处处狠抓,工厂工人也自觉组成质量小组,保证各工序的优质。
03第三阶段
对3C(Communication 通信、Computer 计算机、Control 控制)的远见,选拔人才加以实现,大大促进了机床工业、制造业、工业的发展。1956年富士通公司领导预见3C时代的到来,选拔稻叶为控制发展的负责人,池田为计算机发展的负责人,之后二人终生为所负责的专业奋斗,建立起了世界一流的企业。稻叶所领导的FANUC (发那科)公司,其数控系统世界闻名,在世界市场上占领50%、在国内市场上占领70%,对全世界数控机床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FANUC公司发展数控系统的战略战术正确,在技术上一直领先,占领世界市场份额最大。稻叶领导的FANUC有着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战术:
①企业在强(科研开发与财务实力强)不在大;
②看准方向、当机立断。从1956年至1974年,18年间,稻叶一直领导技术小组攻关,解决数控机床控制中的关键技术。在听到美国盖迪公司(Gette)新开发出了电气伺服电机,判定这是未来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先自行研制,遭遇失败。三日内决定引进美国技术,并办完手续。从此,生产开发,不断创新,一直成为数控系统技术上发展方向之一。FANUC在技术上始终保持世界领先。
③FANUC一直重视基础理论科研与应用技术科研工作,并将其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出科研、开发、创新作用,使其数控系统技术一直在世界上领先。公司设有一个基础技术研究所,对未来5年、10年新技术研究、开发,专家人才汇集,不问国别、性别、年龄,唯才是用,做到“三不问”,只问“成果”。另有一个强大的商品开发研究所。人员占公司职工总数的30%,主要任务是调研市场需求、接受基础技术研究所科研成果,开发新产品。要求三点,人人皆知,严格执行。即新产品要零件最少、成本最低、工作最可靠。
FANUC在80年代后期,先后建立了数个自动化工厂,可利用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组合,对数控系统、机器人、主轴电机、伺服电机、转塔数控机床、电加工机床等进行自动化生产,均居世界一流水平。由于生产实现自动化,质量生产率均大大提高,其数控系统技术先进,一直引领世界技术发展方向。
日本在发展数控机床的战略战术上,与美、德不同。美、德以汽车、宇航工业,一流高档先进数控机床为主攻方向,技术先进,价格较贵。而日本,则以大、中、小企业所需大路货,量大面广之中档偏高的数控机床为主攻方向,能占领广大市场,牟取利润为第一位,质量同样居一流。
日本即重视产品开发创新,又重视产品质量、经营质量,超越美、德,居世界第一。日本企业除有长期营销战略眼光外,微观决策也快。平时注意国际形势变化,积累科研数据,根据市场发挥在那方向、需求,迅速提前投资,将技术转化为商品,率先开拓占领市场。
总的来说,日本能在短期内,从机床技术落后20年跃居世界一流,与美、德并列为世界上机床工业、制造业、工业化三大强国,关键在于其战略战术正确与政府的引导,能认真解决好人类社会生产发展三大要素——人、工具、资源。日本突出发展作为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先进机床,使机床工业强大,以此为基础来发展制造业、工业。
谨以此文,献给为中国机床工业努力奋斗的你们,中国正在崛起,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