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成电子有限公司 RCCN - 为顾客创造价值 - ISO9001/IATF16949/ISO/TS22163
选择语言 Language

线槽_PVC线槽_电缆接头_尼龙扎带_冷压端子_尼龙软管_金属软管_导轨_汽车线束 - 上海日成电子有限公司RCCN

中国主要城市群正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挑战

     随着高温热浪和极端强降水威胁不断上升,人口与经济高度集中的中国主要城市群正面临更严峻的气候变化风险。714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共同发布《与共存—— 中国主要城市区域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及未来情景预测》报告(下称《报告》),对中国东部沿海主要城市集群区域面临的高温灾害和暴雨灾害进行系统性评估。

  《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城市区域造成了严重灾害影响,过去几十年,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中国主要城市区域高温热浪和极端强降水等气候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都显著上升,正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挑战。与此同时,城市化过程中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业已成为城市区域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

  对中国主要城市集群气候变化风险分析揭示了风险不仅集中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一线和二线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区域气候变化风险也在快速上升。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报告主要作者任玉玉说:本已匮乏的财政资金,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人口流动导致的老龄人口等脆弱人群比重上升——这都将导致这些区域脆弱性增加,成为气候变化影响的高风险区。”


气候变化加剧中国主要城市群气候灾害频次与强度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报告》首席科学家任国玉认为,城市在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行动方面的领导作用以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政策机制以及执行和监管等措施,都将决定着气候变化治理进程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报告》显示,1961-2019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研究区域的高温日数、高温热浪频次以及持续时间明显增加,特别是2000年以后,增加速率已经超过历史平均水平。其中,京津冀地区平均增温速率最高,达到0.32℃/10年,近60年京津冀地区35°C及以上高温日数平均为9.5/年,并呈现明显增加趋势;长三角地区高温日数增加率最高,达到1.3/10年。

  2021广东高温初始日比常年偏早12天,高温热浪影响下,城市电力系统面临巨大压力。《报告》显示,广东省1961-2019年间,高温热浪发生频次和强度显著增加,尤其是35℃以上高温日数明显增加。

  除高温热浪灾害外,长三角和珠三角主要城市区域同样面临严峻暴雨灾害。《报告》显示,近60年来,长三角地区和广东省极端降水(暴雨日数和暴雨过程发生频次)均呈波动增加趋势。


中国主要城市群气候变化风险指数均呈上升趋势

  《报告》认为,气候灾害风险升高不仅取决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致灾危险性特征,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市政设施等承灾体暴露度和面对灾害脆弱性亦同样重要。有鉴于此,需要加快开展因时因地气候风险评估,并制定本土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针对城市人口、经济高集中度、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区域扩张导致不透水面积增加等社会经济和环境特征,《报告》以IPCC风险框架(灾害暴露度脆弱性)为基础选取了城市气候风险暴露度和脆弱性指标,构建城市气候风险分析框架,从而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研究区域暴雨灾害和高温灾害进行了综合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2000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区域气候变化风险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京津冀地区高温灾害高风险区集中在北京及天津地区,该地区多为大城市地区,人口稠密,夏季高温过程时有发生,较容易受高温灾害的影响

  长三角地区人口高度稠密的长江口附近城市群是高温风险指数和暴雨灾害指数较高区域,但是江苏省北部、安徽省西部等区域风险指数升高趋势明显

  广东省高温热浪高风险区位于非沿海区以梅州市、河源市、韶关市等地方风险性最高广东省极端降水高风险区和区域内城市群核心区高度重叠,并且其风险指数仍在不断升高。


中国主要城市群亟需系统性方案应对未来风险

  《报告》RCP4.5情境下,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研究区域在21世纪末高温和暴雨灾害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研究区域到本世纪末,平均气温呈一致升高趋势,升温最高均将达到2℃左右,并且夏季日数显著增加。同时,极端强降水可能成为影响三个区域城市安全的重要气象灾害。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刘君言表示:重塑城市发展不仅在于增强城市系统对特定风险的管理能力,更需要系统性的变革,整合应对气候风险,解决结构性积弊,推进经济繁荣,保障社会福祉等多项议程的协同发展。

  实际上,《报告》对中国主要城市集群气候变化风险分析以及本世纪末城市区域气候灾害趋势预测均揭示出,未来城市区域将面临更为严峻气候风险。为促进中国城市区域应对系统性风险挑战,《报告》建议相关部门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整合各部门数据,推进跨学科跨领域研究,构建系统性风险评估框架,打通科学与政策接口二是加强国家层面政策框架的灵活性和指导性,加速推进气候风险评估和适应本地化进程三是加强城市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工作协同,统筹各部门工作条线,完善治理机制;四是提升认知,凝聚共识,建立开放、多元、包容的合作机制。


相关文章

上一篇: 上海用电负荷创新高,达3352.7万千瓦
下一篇: 1-6月全国吸收外资同比增长28.7%
技术
支持
联系
我们
在线
留言
下载
资料
打印
本页
官方
微信
微信二维码 官方微信
收藏
本页
返回
顶部
黄金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