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风电平价上网的确存在诸多争议。首要的一点是,风电示范项目的上网电价比照煤电标杆上网电价仍不具备竞争优势。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为0.5-0.6元,而煤电的标杆上网电价为0.3-0.4元,且由于不同地区脱硫煤电价格差距较大,二者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仅靠政府力推平价上网,将给风电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价格降低对风电设备制造商形成了倒逼之势,成本压力之下会否影响收益及后期的运维?风机制造商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盈利缩减的困局?这些都是业内头疼的问题。
另外,虽然近年来我国风电开发利用技术不断进步,应用规模持续扩大,部分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已具备了零补贴上网的技术条件,但目前我国风电的技术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在风力发电机组整体设计、风电大规模并网等技术以及叶轮等机组零部件和核心部件方面创新能力不足,其中涉及到核心技术的零部件仍依赖国外进口,无法实现自给自足,造成风电产业链不够完善,导致风电的发电成本难以在短时间内降低,同时大大增加了风电平价上网的难度。
除却以上宏观层面的疑问,这13个示范项目自身也面临发展阻碍,饱受“不具有普适性”的争议。
风电平价上网与风资源好坏息息相关,示范项目所在省份风资源相对较好,发电小时数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认为,即使是河北省的平价上网示范项目,都不容乐观。她说:“张家口一带限电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今年河北省不仅审批了很多风电项目,还有很多光伏项目,局部地区限电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电网不像信息流一样,还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平价上网这一政策的用意非常明显:逼迫运营企业降电价、逼迫电网企业建通道、逼迫风机制造企业改善质量、降低成本。对于风电平价上网,风电到底应该如何发展,政府、产业、运营商、电网系统都有不同的诉求,看法迥异。
于政策制定者而言,推进平价上网是理顺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的根本解决之道。于风电产业而言,平价上网项目数量越多,风机制造业才能发展得越好。如果突然没有增量了,那么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但对于收益缩水的风电开发商而言,积极性难免不高。
以上可见,运营商、制造商、电网企业各有自身的立场,很难实现协调互动。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风电平价上网的趋势不可逆转,各方更应思考的问题似乎应该是——如何突围?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政策研究主任彭澎表示,企业一定要在成本控制方面非常给力,在后期运维挖掘潜力,进一步降低风电成本,才能让企业在不断下调的电价政策下仍然保持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