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能源产业转型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已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弃风限电改善带来的风电利用小时数提升以及规模化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分散式风电与海上风电为两大风口的投资主线将成为风电整体产业链的题中之义。
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进程不断加快,风电产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未来如何发展备受关注。随着风电产业高速发展,中国风电成为全球风电无可争议的领跑者。据国家能源局披露的数据,2017年,我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超过1500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7亿千瓦左右。
对于已告别“野蛮生长”阶段,亟须提升发展质量和优化布局的中国风电产业而言,发展分散式风电是提高风能利用率、推动产业发展的必然需要。随着三北地区风电发展的放缓,未来,华北南部、华中、华东、西南区域将是我国风电发展的重要区域。尤其是华中、南方区域低风速、分散式风电正在成为风电发展的新支点。而上述局部地区的风电发展,将成为2018年以后支撑我国风电装机规模扩大的重要支撑。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明确支持分散式风电发展,且分散式风电项目不受年度指导规模限制。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有接近70万个行政村,如果30万个行政村采用分布式能源,市场空间将非常大。因此,未来东部的低风速加分布式一定是非常广阔的蓝海市场。
而技术创新的加速是南方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的重要驱动力。依托技术进步和运维创新,低风速风电开发效益显著提高,年平均风速5米/秒左右的风电场年利用小时数可以突破2000小时。以简单的技术所带来的外在特性来看,过去的风电叶轮直径80米左右,现在已经达到了110米左右。也正是受益于发电技术的日新月异,风电过去被认为是一种昂贵的能源,但现在在很多地方已经是价格最低的一种新能源。
另外,此前发展相对滞后的海上风电越来越被业界看好。目前,我国海上风电装机量已超过200万千瓦。今年广东、福建还有几个项目已通过审批准备开工。相关专家指出,随着海上电价政策的明确,建设成本的持续优化以及配套产业的日渐成熟,我国海上风电在“十三五”期间迎来加速发展期。
面对未来,风电产业“由大变强”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借力顶层设计,提出清晰的中长期发展路线图。《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换言之,“十三五”风电的布局则是,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结合输电通道积极推动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其中三北地区建设规模将达到1.68亿千瓦。
针对连续两年的装机下滑,业内预测,风电装机量已到达谷底,2018年风电装机量将呈现触底反弹。尤其是2018年红色预警地区中部分省份或将逐步解禁,传统风电装机地区也有望释放需求增量。基于海上风电和分散式风电的良好发展预期,国内机构预测,2018-2020年风电行业新增装机将超过40吉瓦。期间,行业上下游会出现更多的企业合并、收购等现象,风电整机商也将迎新一轮深度整合,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